生活中有大大小小的設計,也許就在你我的日常中卻未曾發現,其中一項替城市街景增添設計風采的設施就是公園常見的共融遊樂場。十年前,公園都還是滿滿的罐頭遊具,由色彩鮮明的塑膠模組遊具組裝而成,一樣的角度,一樣的尺寸,每去一個新的公園都覺得似曾相似(?)。
近年來因為家長和相關兒童權利聯盟不斷的陳情下,台北市也開始建立了相關標準《共融式遊戲場設計原則》,以"Play For All"為主軸,加上納入兒童、身心障礙者等族群的遊樂需求作為考量,打造適合每一個人共同參與、遊戲及互動的遊戲空間。
有注意到的話會發現共融遊樂場Inclusive playground的『共融』和包容性設計Inclusive design是一致的,雖然是設施的設計,但共融遊樂場涵括了多元的意見像是陪同孩童的家長、身心障礙兒童等,考量眾多觀點下,更符合包容性設計的精神。
此外從微軟的Inclusive Design Guildline會發現跟共融遊樂場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希望能消除原有『排外』的設計觀點: